復元資訊

復元推薦讀物

1. 生命的無限可能 — 15個復元故事:

香港的精神康復服務以復康模式為主,新生會由2009年開始引入「復元為本」服務,由最初戰戰兢兢的試行,到今天能夠昂首闊步的推進,十五篇專訪揭露了前線幕後工作人員在概念上的變革與視野、在服務轉型中如何掙扎及克服困難,更引發康復以至職員反思「怎樣才算康復」的定義。最重要的是,重燃對「人」的尊重與關懷。
香港新生活協會特意編製一本復元故事集─《生命的無張可能─15個復元故事》。當中收集了不同單位中個案或活動層面的復元導向實踐例子,藉復元故事展現康復者的復元旅程;職員思維與視野方面的轉移;系統轉型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其克服方法及對復元認知的反思。

點圖片下載:


























2. 100種支援復元的方法 — 一本給精神健康服務專業同工的指引

這是一本為精神健康專業同工而設的實務指引。這是一本給精神健康服務提供者的手冊, 旨在支援復元為本服務的發展。它提供不同的建議,讓服務提供者以復元為本的手法和康復者合作。主要集中於消除病徵、訓練生活技能及藥物治療,為了協助康復者返回以往的生活。

點圖片下載:

來源:香港新生會

3. 「我的人生從發病那天開始就結束了」

去年底《精神衛生法》修法三讀通過,預計兩年後將正式上路,將改變精神疾病患者長久以來欠缺資源協助的困境,讓這群人不再是需要被「治安管理」的病人,而是能夠重建自己的生活,逐步回歸社會。但社會對精神疾病污名化始終存在,專題透過近千份司法院判決書的精神鑑定內容,還原這群人的樣貌,在成為大家眼中的「瘋子」之前,他們經歷什麼困境?以及做了哪些努力?
來源:精鏡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X READr

4.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388集|精神衛生法修法 建立社會安全網 讓精障者重返社區 |專訪 張朝翔、廖福源|20221023

行政院版草案遭民團批評內容空泛,缺乏社區支持的實質內涵,並以「強制醫療」為導向,民團希望政府將社區端與醫療端緊密連結,加強「社區支持網絡」。社區支持需要更完整細緻的面向,病患的社會參與、家庭婚姻生活、就業就學,都是病患能否順利回歸社會的關鍵因素。本集節目訪問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祕書長張朝翔、台灣精神健康改革聯盟召集人廖福源,一同討論中央應當如何協力地方佈建社區支持服務的資源?《精神衛生法》該如何修?才能建立完善的社會安全網。
來源:燦爛時光會客室Podcast第388集簡介

5.有點怪也OK

這是一個由各大專院校跨專業學術研究人員與伊甸活泉之家的精神疾病照顧者專業的照顧者們,所共同撰寫開發的網站,網站的初心是希望一起重新耕耘一個對精神障礙的人更友善的社會,透過公衛、醫學、社工、法律、傳播的跨專業合作,促進衛生與福利的專業整合,開發更多想像及行動的可能性。
來源: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基地(USR Hub)種子計畫「衛福專業社會實踐培力基地」